从宇航电子制造,进军以航天大数据为支撑的地理信息领域,珠海企业的“跨界”背后,是大湾区政府为区域企业提供的转型契机。6月10日,欧比特发布公告,确认公司为珠海“绿水青山一张图”项目的中标单位,合同金额8362.33万元,项目周期为1年。
“多吗?不多呀?一点都不多。”欧比特董事长颜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珠海项目提供的遥感、航拍等数据覆盖了当地10多个部门。平摊下来,和这些部门平时用在数据采购和处理上的经费相比,并不算多。
实际上,珠海“绿水青山一张图”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三块,传统意义上的遥感及航空摄影数据提供只是其一,经费也仅仅占到两成。根据要求,采集的各类成果图层将通过智慧珠海综合服务平台的GIS平台发布,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海洋监测、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进行应用。因此,项目的另外两部分是面向政府做数据服务和平台衔接,也是主体部分。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珠海肩负着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角色。“一张图”所依托的“智慧珠海综合服务平台”是珠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项目招标单位广东城智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该平台的建设,隶属珠海市国资委珠海城市建设集团。
简单来说,“一张图”就是把遥感相关数据对接到平台上,成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数据”。
今年2月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在大湾区建成智慧城市群,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建设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颜军认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在其中发挥的是“插件”和“模块”的作用。
2018年,欧比特展示“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数据的发布会上,同时发布的就有“绿水青山一张图”的综合性智能政务服务平台,广东省委军民融合办及珠海市委的领导们亲自站台。这家土生土长的珠海企业,逐步实现从宇航装备制造,向以卫星大数据为依托的地理信息等下游行业进军。
现实情况是,单一卫星遥感数据并不好卖。作为数据应用的主要需求方,政府部门虽然往往能获得免费的卫星数据,持续、稳定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源却严重不足。近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但农业、环保、交通、城管等部门又苦于缺乏处理此类数据的能力,只能望星长叹。另一方面,2018年全国遥感卫星产值74亿元左右,但集中在发射和制造环节。遥感数据销售有明显的天花板。
这种“供需两旺”、“供需两亏”的矛盾情况,症结还是在供求不匹配上。企业的卫星数据如果能瞄准政府客户需求,并实现数据平台对接,效果当然好很多。在这种背景下,很多省市政府纷纷“冠名”商业卫星发射,北京、吉林和珠海们在轨道上飞驰,还能为区域政府机构提供“定制”数据。
《珠海市智慧珠海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中,要求政府各部门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源和应用支撑服务进行开发建设,新建专题信息资源,已建成的和正在建设的专题信息资源应当做好与平台的无缝对接。一位政府人士透露,基层对遥感数据使用是有需求的,但最重要的还是看效果。能有人牵头做出成绩来,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并没有那么牢不可破。
颜军在采访中反复提及“定量”遥感的概念。珠海一号中的高光谱卫星的指标体系,就是为了满足农业、环保等部门的实际需求,保障卫星数据面向政府的可用性。
业内专家告诉泰伯网,“绿水青山一张图”这类贯穿数据采集、对接和运营的综合性项目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巨大的订单数额,也不只是为珠海政府提供数据服务,更可以视作珠海为推进区域企业转型提供的发展契机,以及围绕优势的先进装备制造展开的延伸布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
目前欧比特完成了7颗卫星的布局,03组卫星计划于今年8月发射,届时星座将包含12颗卫星,一颗卫星总体成本控制在5000万。颜军预计,按照五年的使用寿命来计算,现有商业模式下五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并且有很强的复制性。
根据《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十三五期间商业化发展模式将基本形成,十四五期间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十三五将成为我国商业遥感卫星的集中发射期。欧比特认为,率先完成星座组网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企业将在十四五期间占据较大优势。
“小卫星项目像是一枚创新驱动的活子,吉林将全力打造民用航天产业集群。”时任吉林省发改委副主任宋刚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吉林省省长景俊海在今年地方两会期间,也表达了重点推动“吉林一号”星座组网,积极参与国家低轨互联网星座建设等重大项目,并将大力发展卫星及航天信息等一批战略新兴产业,抓好进取空间探空“小型运载火箭”等项目的意愿。
珠海则计划2019年年底建成珠海地理信息产业孵化园,重点吸引卫星数据、软件开发、地理信息应用等相关的行业企业,力争为珠海打造一个新的产业集群。 珠海高新区党委委员、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静华表示,预计 2022年底高新区智慧产业体系将成型,投资规模将超过600亿元。